(观察者网讯)在世界社会继续反对声中,日本固执让核污染水排海进入终究预备阶段,这也让太平洋岛国之间产生了不合。
据路透社8月23日报导,库克群岛总理、太平洋岛国论坛轮值主席布朗表明,该区域或许不会在这个“杂乱”问题上达到一起,各国领导人对核污染水排海仍存在不同定见。
2023年5月29日,库克群岛总理、太平洋岛国论坛轮值主席布朗在韩国首尔一次峰会上宣告说话(图源:路透社)
日本政府8月22日固执宣告将于24日发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将福岛榜首核电站上百万吨核污染水排入大海。依照东京电力公司的方案,经过处理和稀释的核污染水将经过一公约1公里长的海底隧道排放入海,排放时刻将长达30年。
太平洋岛国论坛轮值主席布朗在8月23日的一份声明中称,“我信任这次排放契合世界安全规范”,他弥补称,世界原子能组织将继续对日方排放的核污染水是否契合安全规范进行现场监测和评价。
但布朗随后表明,并非一切太平洋岛国领导人都持有相同态度,太平洋岛国论坛或许也无法达到团体态度。
布朗表明,在一个遭到外部实力核试验影响的区域,这是一个“杂乱的问题”,“这对咱们一切人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局势,咱们需求进行科学评价”。
报导称,当地时刻8月24日,在第22届美拉尼西亚前锋集团领导人峰会上,瓦努阿图、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斐济四国领导人以及新喀里多尼亚执政党“卡纳克社会主义民族解放阵线”领导人将评论福岛核污水排海问题。
上个月,世界原子能组织总干事格罗西前往库克群岛,就该组织此前发布的针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方案的终究评价陈述做进一步阐明。其时布朗就表明,在此问题上,太平洋岛国之间仍存不合。
太平洋岛国曾饱尝西方核试验苛虐,其所在海域一度成为美西方的核试验场。美国别离于上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在该区域进行核试验,法国也在1966-1996年之间进行了核试验,使该区域遭受了令人触目惊心的核辐射污染和生态灾难。
1985年,13个南太平洋国家历经多年洽谈后,在库克群岛的拉罗汤加岛签署了《南太平洋无核区公约》。
太平洋岛国论坛秘书长亨利·普纳屡次表明,任何核污染水处置决不是、也不应该仅仅日本的国内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和跨国性问题,应该在世界法责任范围内遭到检查。这关乎人类子孙后代一起的未来。
太平洋岛国论坛成立于1971年,有18个成员,是南太平洋国家政府间加强区域合作、和谐对外方针的区域合作组织,其成员包含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等,专属经济区总面积达4000万平方公里。
针对日方固执宣告将于8月24日发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一事,8月23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表明,两年多来,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方案的正当性、合法性、安全性一向遭到世界社会的质疑。日方迄今未处理世界社会关于核污染水净化设备的长时间可靠性,核污染水数据的实在准确性,排海监测组织的有效性等重大关切。中方等利益攸关方也屡次指出,假如核污染水是安全的,就没有必要排海,假如不安全就更不应该排海。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不正当、不合理、不必要。咱们规劝日方,不要从一己私益动身,将核污染的危险转嫁给全人类。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