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罗晓汀】 2022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和TVB台庆55周年,芒果TV和TVB上月联合推出以港乐为主题的音乐综艺《声生不息》,“唤醒”低迷多时的音综商场。《声生不息》上线半个多月,播放量打破10亿,每次上新都会横扫各大音乐渠道,但是随同热度而来的是不少歌迷的困惑:节目组为什么从一开端就挑选那些经典港乐,新歌去哪了?
“老歌汇”
《声生不息》选用港乐新唱的方式,约请长辈歌手诠释经典曲目的一起,也让香港和内地的年轻一代音乐人参加。香港01网站称,《声生不息》导言篇中,特首林郑月娥录制两分钟短片,表达对香港音乐的观点:“让有传达含义、审美价值的港味好歌回归群众视界;让同根同脉的两地公民,特别是年轻人,经过音乐对话,愈加了解互相,了解祖国,促进民意相通。”
《声生不息》开播至今,一头银发的叶蒨文演唱1988年的《祝愿》令人慨叹,众男星合唱1993年的《千千阙歌》也在朋友圈刷屏,很快人们发现,节目中选取的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粤语老歌:《悠远的她》《月半弯》《放言高论》《星语心愿》《天若有情》……最新的也是9年前陈僖仪的《蜚蜚》和7年前陈奕迅的《无条件》——在一般听众看来,这便是“老歌汇”。
15年前的歌曲重回榜首
“没新歌”的难题困扰着整个华语乐坛。一个令国产音乐综艺为难的现实是:《声生不息》之前、《歌手》完毕之后的两年多里没有呈现音综爆款,很多主打原创的音乐综艺无声无息地播完,观众的质疑仍是那句话:新歌不好听,就爱听老歌。
“假如华佗再世,崇洋都被治疗……”在抖音渠道直播跳操让刘畊宏成为最新顶流,周杰伦的《本草纲目》也被从头带火,“刘畊宏女孩和男孩”把这首歌曲一度顶到QQ音乐、酷我音乐等渠道的“飙升榜”榜首,要知道这是15年前的歌曲。
即便唱功不如当年,上月15日的崔健在线演唱会,仍然招引超越4430万人观看,热度达500万,《花房姑娘》《假行僧》等老歌让很多观众流下热泪,但是当晚热血沸腾的很多70后、80后乃至90后并不知道,演唱会中几首反应没那么激烈、自己如同没听过的歌曲,恰恰是来自崔健上一年发行的新专辑《飞狗》的新歌,但除了铁粉和乐评人,简直没多少听众重视。
“好歌”规范众口难调
整个华语流行音乐商场好像呈现某种距离:上一代人仅仅觉得70后、80后喜爱的金曲不好听,但渐渐80后、90后也开端发现:自己底子没听过新一代年轻人的“金曲”。对大多数听众来说,腾讯音乐榜2021年度歌曲中只要莫文蔚的《这国际那么多人》和陈奕迅的《孤勇者》归于“人和歌都熟”,其他则显得有些生疏。
华语乐坛真的没有新歌吗?腾讯音乐数据研究院近来推出的《2021华语数字音乐年度白皮书》显现,2021年全年新歌总量达114.5万首,同比2020年增加53.1%,相当于均匀27秒就诞生一首新歌。
为什么新歌“不好听”或许“听不到”?表面上,歌谣、摇滚、嘻哈等小众音乐被越来越多人熟知,听歌人群被分解,很难用一首歌感动所有人。实质上,不同代际听众喜爱间的距离越来越显着——老一辈听众大多爱的是家国情怀、世态炎凉,而新一代观众的偏好愈加多元,“好歌”的规范也就变得众口难调。